文/金立成
随着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的迅速崛起,普通人接收各类信息的渠道非常多,这非常考验当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判断力。当然了,目前市场非常流行“认知”一词,一个人获得的信息渠道多,他往往自认为拥有看透世界本质的能力,但这并不代表他一定拥有高认知。
这是因为当事人认为的“高认知”并非客观的高认知,而是主观形成的一个错觉而已。首先亮明观点,在笔者看来,一个真正拥有高认知的人,是不可能彻底沦为“穷鬼”的。
可惜的是,目前市场里似乎到处都充斥着各类“高认知穷人”,他们貌似看懂了一切,明白了世界运行的不公,也知道了资本收割韭菜的骗局,更理解了教育背后的驯化逻辑,可是他们却往往陷入了“习得性无助”的悲剧,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。
清醒的活着,实际上是更痛苦的,与其如此,还不如糊里糊涂的活着。因为一个人糊里糊涂的活着,他反而还能活在一线希望中,活在他人画饼充饥的虚幻中,活在对未来变好的一线可能性里。
不过必须要提的是,在笔者看来,很多人所谓的高认知,实际上都是虚假的高认知,或者是片面的高认知。
如果一个人的高认知,无法带来行动上和结果上的改变,这样的高认知就是虚假的。这是因为知与行从来都是一体的,而不是撕裂的、分离的。从哲学的维度来说,知就行,行就是知,此乃知行合一的真正境界,符合道法自然的哲学。
因此,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高认知的穷人”,“高认知”与“穷人”深度绑定在一起,这本身就是矛盾的。如果一个人真的拥有了高认知,他是不可能变穷的,这是因为他不仅具备了识局的能力,还有破局的洞察力、判断力与行动力,而后者才是把理想演绎成现实的关键所在。
仅有空洞的认知,而没有正确的判断与果敢的行动,这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。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很多人所谓的“高认知”,不过是熟读兵书的“马谡”或“赵括”罢了,实战能力非常拉胯,简直不堪一击,但一提起理论,讲起来头头是道,口若悬河,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?
那么,如何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高认知呢?很简单,去真实的战场检验一下即可。在和平时期,人类世界的战场就隐藏在资本市场里,这里是“没有硝烟”的战争。
一个人若能在资本市场里长期取得不错的结果,穿越多个市场周期与牛熊周期而不倒,能够做到持续稳定地赚到钱,那么笔者完全可以快速地做出判断:此人一定是具备高认知的。
但如果一个人自称学富五车,师从各类投资名人,甚至能把一些所谓投资大师的语录倒背如流,但他就是无法在资本市场里赚到钱,并持续稳健地拿到结果,笔者认为,这就是虚假的“高认知”。
资本市场容不得半点虚假,这里不看学历、专业、职业背景,更不讲所谓的“人设”,只看能否持续稳定“赚到钱”的本质。这些年笔者见过太多的“伪价投”们,明明自己的投资账户已经亏麻了,反而还继续给自己洗脑在玩“价值投资”。
“伪价投”们看起拥有所谓的高认知,提及价值投资的理论和巴菲特、芒格的投资名言,那自然是烂熟于心的,但从残酷的市场里拿不到任何结果,这种认知又有什么用呢,能谈得上高吗?
资本市场是人类世界里最真实的道场之一,专门打击那些自欺欺人的虚假“高认知”。如果一个人是虚伪的,无法客观地去评价自己的认知水平,更无法坦然面对残酷的市场,那么他注定无法掌握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,这种人是不可能在资本市场里拿到任何结果的。
在资本市场里赚到的钱,最终都是靠认知变现来的,而在资本市场里亏的钱,基本都是因人性的弱点而暴露出来的。
因此,别总拿所谓的高认知来说事,一个人只要不是真的修行达到了“安贫乐道”的境界,对物欲的需求极低,那么他持续贫穷的悲剧人生状态就一定不是高认知的体现。
真正意义上的高认知的穷人,是不存在的。一个人穷,而且是稳定的穷,就已经说明了他本身就是不具备高认知的。
Powered by 民间摇骰子赌单双口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